汇聚金融行业精英,共商金融人才培养——财经学院金融系召开第二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作者:颜坤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5-15
汇聚金融行业精英,共商金融人才培养
——财经学院金融系召开第二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5月12日,财经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暨互联网金融专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行政楼411会议室召开。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企业方)、惠州市理财师协会会长、广东弘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袁怀志先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惠州市理财师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平安人寿保险惠州分公司高级业务总监黄智涛先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惠州市理财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联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吴新婷女士,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惠城区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惠州金泽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平先生;我校校企合作办主任曲建国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洪玮副教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校方)、财经学院院长王宏道副教授,财经学院副院长吴承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财经学院金融系资深教师王政海副教授,财经学院办公室主任陈钦平,财经学院实践部副主任林暹亮,财经学院金融系全体教师以及财经学院金融精英班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金融系主任颜坤林主持。
财经学院院长王宏道副教授在大会上致辞。王院长表示,财经学院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之下,全院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王院长强调,校企合作是当今高职教育的潮流,落实“四合教育”理念是推动教学工作的重要动力。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集思广益,推行开放式办学,引入行业、协会、企业和政府等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专业建设,是提升办学质量的有力措施。王院长对各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一直以来为财经学院专业建设出谋献策表示由衷的感谢。虽然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取得了新成绩,但是更深入地研究与改进新的教学模式,把精英教育做好、做大、做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且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把专业推向社会,使社会更注重如何投资与理财,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仍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方主任袁怀志先生在致辞中提出将尽惠州市理财师协会全力支持财经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以及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建设。三年来,双方共同合作建立了金融精英班,第一届金融精英班的学生已经毕业,第二届金融精英班也已经开班,运行良好。下一阶段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固化模式,完善工作方法;第二,优化标准,标准是否可以复制到其他学校,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三,总结金融精英班的模式,怎么样发挥更好的效果,借助这次的会议我们进行双方的总结,达到“模式提升、品牌提升”的目标。
接着,颜坤林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亮点做了主要介绍:第一,合作成立金融精英班,已经选派28位企业、行业精英走进金融精英班的课堂;第二,通过校企合作,金融系的教师开始融入惠州市的金融界,在八位教师取得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的同时在竞赛中展露头角,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三,千方百计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例如:上臻园学习茶艺;走进中融信托惠州分公司;走进中国银河证券惠州分公司;让同学在岗位认知和岗位技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四,金融精英班的同学考证通过率比一般的学生高出近50个百分点;第五,第一届金融精英班的同学们的实习对口率比一般的同学高出近30个百分点。
随后,与会人员会就2017级投资与理财专业暨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计划的制定;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措施;金融精英班模式的总结与探讨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袁主任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第一,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当前互联网金融(ITFIN)格局,重心逐渐由传统金融机构转向非金融机构,旧金融行业的规模将逐渐缩小,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加剧,难度相应增加。而由于全球金融环境与中国金融业改革,互联网新金融近两年都在调整震荡阶段,我们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就在这里;第二,作为企业代表,企业最看重的是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想要掌握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态度;第三,要注重互联网金融方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基础型人才。袁会长表态,惠州市理财师协会将继续尽全力协助投资与理财专业在师资力量融合、校企共建项目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吴新婷委员认为:第一,互联网金融专业作为新专业,学校首先要考虑怎样招生,怎样招到更优秀的人才;第二,学生必须去考相应的专业证,不单只证书很重要,考证过程中掌握的知识与学习方法以及对意志的磨练也很重要;第三,社会上的工作者分三种人,运营人、媒体人、产品人,我们金融系的学生一般都会成为运营人,那么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运营能力也非常重要。现今社会招聘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名校毕业,由企业慢慢培养成管理型人才的人;一种是起点较低,一步一个脚印,实践能力强,扎扎实实能干活的人。学校应大力宣传继续教育,帮助更多学生拿到本科文凭;第四,教育方式多元化,网络化,细致化。不要局限于固定场所与时间的一对多单向授课模式,应该尝试更多花样,更多互动的教育模式,比如网络视频授课,微信即时讲解,甚至中国好声音“导师式”教育,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课下作业等,促使师生们产生更多交流与互动,让学生真正将知识学以致用。
黄智涛委员认为:对于学生来说,第一,首先要注重学习,培养学习的习惯,夯实基础,掌握专业知识;第二,当你出来工作两年,经验就有了,工作十年,人脉也足了,证书与脑袋的价值却是从事业开始到结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努力与回报的之间会存在一个比例系数,要坚持,持续去努力,投入——回报比例系数就慢慢变大了。
李泽平委员首先谈了自己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三年的感受,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他认为:第一,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设置要跟上社会的变化,现今六类核心课程设计合理,但是教材问题仍需注意;第二,人才培养方向要明确,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变化与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与社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第三,作为学生考证是必须的,而且基础知识一定要牢,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进取持续先进知识,成为高素质人才;第四,作为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员工的态度问题,首先看态度,也就是精神状态,企图心与综合素质。
王政海委员认为:第一,当今互联网金融发展异常迅猛,也愈加细致化专业化,教材落后是肯定的,专业老师首先要投身于互联网金融,对此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再教育学生,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二,我们的同学们应该定位于“材”,不应该定位于“器”,成为了“材”到了社会以后可以任由打造,而不是一开始给自己限制个框架。
金融系汤芳老师认为:金融精英班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建议学校将金融精英班规范化、生动化与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推广到整个专业,使更多学生受益。
金融系王思皓老师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我们必须加深校企合作,建议开展 "订单"式合作,将部份学生按照企业应聘要求来培养,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使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第二,建议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一套奖惩结合的教育制度,将企业的打卡、全勤、休息日制度等与学校规章制度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金融系曾旭睿老师提出:在简单重复的工作领域中是否存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趋势,这对于我们学生是不是一个挑战?
对于这个问题,黄智涛委员认为智能化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服务可能会被替代,但是个性化、教育型的需求则很难被替代。人工智能只是更方便的工具,并不能会替代人的工作。李泽平委员认为:制造业会恐慌,金融业却相反。现在金融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客户群体越来越大,经济下行,贷款增加,金融系学生其实并不用担忧这个。吴新婷委员认为:随着人工智的发展,低端服务型人员是很容易被替代的,而高端型、专家类、运营能力卓越的人却是更加稀缺。
金融精英班学生代表们也陆续提出 “当前就业新形势”、“具体授课方式”、“职业规划课程安排”、“能否增加实习机会”、“如何增强不可替代性”等问题。各委员、企业代表与教师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最后,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洪玮发表讲话。她提了几点意见:第一,参加财经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感觉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做得实实在在,收获良多,感谢众位企业领导与精英们给予的支持;第二,金融精英班的建设与发展是校企合作案例中的一大亮点,此次会议精英班学生们的参与也是一个亮点,以学生的角度提出更多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希望他们扎扎实实努力,勤勤恳恳去做,方不负期望;第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与委员们提出来的建议不仅仅是本专业的需要,作为教务处,我们在专业教学改革中会全力支持。
合影留念
点击数: 【收藏本页】